借一带一路的东风 中国工程机械发展分外红
借一带一路的东风 中国工程机械发展分外红
中国工程机械产业虽然2012年以来遭遇暂时性下滑,但在全球范围内,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已经在规模上位于领先地位,连续数年成为世界最大的工程机械市场,并在产品、技术和创新上不断对标世界最高水平,代表和体现了中国制造业竞争力的提升。2016年,中国工程机械产业面对宏观市场调整,内部发展驱动力、发展模式切换双重挑战,继续推进结构调整,发展模式、发展动力、组织变革和技术创新,提质增效。面对未来,中国工程机械产业在一带一路战略、区域开发、京津冀协同发展等基础设施建设推动下,仍拥有广阔而巨大的发展空间。
各种利好消息不断传出,刺激着中国经济,促进我国基建发展,这让处于低位运行的工程机械行业有了新的希望。国家政策在提升工程机械需求,推动工程机械产业发展方面在努力,这势必在一定程度上带暖工程机械产业。不仅如此,国内工程机械企业还积极参加国外交通设施建设,在国际基建中担当中坚力量。在全新的2016年里,国内逐渐提升的基建市场需求,特别是一带一路方面的突出建设,也在一定程度上将带暖工程机械行业。
“一带一路”大战略为工程机械企业带来的不仅是市场机会,也是助力企业转型升级的好时机。那么,搭乘一带一路的顺风车,中国工程机械企业都有哪些突出表现呢? 下面就让慧聪工程机械网编辑为你详细解析。
踏“一带一路”征程 谱同力重工华章
2016年8月20日,以“走出去展风采”为主题的同力重工出口巴基斯坦百台交车仪式活动在陕西同力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咸阳基地隆重举行。来自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科研院所、行业媒体、工程施工单位、重点客户及员工代表共计200余人参加了本次活动。
在充满节奏感的水鼓舞开场秀后,正式拉开了此次交车仪式的序幕。同力重工总经理许亚楠做了开场致辞,他表示同力重工积极投入到“一带一路”的战略之中“走出去”。充分借助中巴经济走廊优势,拓展海外业务,挖掘“一带一路”工程项目建设对非公路用车市场的需求,扩大同力重工在海外的品牌影响力。随后,CMEC总经理助理李侃致辞,他表示此次与同力重工的合作有助深化施工外带的经贸合作,为建立开拓、互利、共赢的新局面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在一番热情洋溢的致辞后,同力重工总经理许亚楠将标志着批量同力产品的钥匙交给了CMEC李总,伴随着热烈的掌声同力重工已全面将百余台非公路宽体自卸车交付巴基斯坦塔尔项目,这也是今年国内非公路用车行业最大一单海外出口业务。此次的交车仪式标志着同力重工在海外市场份额的不断扩大,工程项目合作体系不断完善。
八月的同力重工桂花飘香,延续着七月的热情与奔放。迎风飘扬的彩旗、排列整齐的车队、热情洋溢的笑脸已俨然成为一道亮丽风景线。上午九时许在公司总经理许亚楠、副总经理牟均发等人的陪同下嘉宾们参观了同力重工咸阳生产制造基地专用生产线,充分感受了同力重工专业化生产,精益制造,严格的质量控制的全过程。从生产车间到车辆调试场,工作人员详细介绍了同力重工产品生产制造流程,从研发、生产再到测试、检验等多道程序,每一环节都展示着同力重工专业专注的理念。听介绍,看现场,嘉宾们对同力重工的专业化程度给与了很高评价。
首届“同力风采摄影展”也同步进行,摄影展区人潮涌动,近百余幅参展作品以作者独特的视角通过镜头反映大美矿山、和谐矿山、绿色矿山的内涵,展示着同力产品、同力人及客户的风采,从不同角度直观再现了同力产品同力人的精神风貌。
同力重工副总经理杨建耀做了题为《价值引领合作共赢共拓国际市场》的主题报告,该报告介绍了非公路宽体自卸车行业起源和发展、同力价值之路、工程运输方案分享、海外工程项目合作探讨等四方面内容。全面的展现了非公路宽体自卸车在砂石、水电、有色金属、煤矿、贵金属、土方工程中广泛应用的优势。突显了宽体车产品的价值优势。同力重工紧抓国家“一带一路”工程项目所带来的巨大市场机遇和合作机会,积极拓展合作,为用户提升价值。
中企借一带一路加快进军新加坡
8月17日报道日媒称,在“一带一路”战略力争化解中国国内过剩产能的情况中,中国企业加快了进驻亚洲门户新加坡的步伐。据日本《富士产经商报》8月16日报道,新加坡吸引中国企业的数目,在过去5年里翻了一番,达到7500家。
报道称,中国企业希望利用跟新加坡的地域亲近感,来克服不利的经营环境。这一手法可能有助于避免以往中国投资非洲和拉美时遇到过的风险。
焦炭批发企业永晖实业公司董事高志凯指出,“从失败的教训中,我们懂得了当地代理人的重要性。中国企业相信,新加坡的企业比较容易打交道”。
新加坡海运巨头太平船务公司总经理张松声认为,中国企业还不具备在海外投资的足够经验。他与中国最大海运企业中国远洋运输集团合办了企业。兼任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会长的张松声说,“与我们这样的企业合作会使经营变得顺利。中国企业还必须学习与当地人打交道的方式和开展经营的方法”。
中国在海洋基础设施建设领域,正对东南亚国家投入巨资,以重建海上“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与连接欧亚大陆的陆上经济地带一道,形成著名的“一带一路”。
报道称,“一带一路”战略对于中国政府而言,可以化解在多个行业的过剩产能,同时还是促使中国成为地区大国。
中国大型民企复星国际集团去年在新加坡设立了东南亚总公司。集团首席执行官梁信军指出,“在进驻海外之前,中国企业必须选择正确的平台和起跳板。新加坡是非常好的选择”。
在新加坡,华裔占人口比例最高,达到75%左右。新加坡也是对中国最大的投资国。有数据显示,跟中国有关的经济活动占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的两成以上。自全球金融危机以来,目前中国经济增长率呈最低值。在此状况下,进驻新加坡的中国企业有可能对中国经济增长发挥作用。
为满足人口增长带来的需求,东南亚国家对基础设施投资持积极态度。然而,中国不能指望这些国家会无条件开放市场。高志凯指出,“东南亚的许多国家在跟过去10年里经营业绩不理想的中国企业打交道时,态度已变得更为谨慎。”。
去年与中国机械投资工程公司合作,打算投资亚洲产业园区的新加坡腾飞集团负责人说,“中国的企业文化中,信用是最重要的因素。新加坡人尊重中国文化,理解在中国经商时的语言和语言之外的规则”
这是2015年11月5日在新加坡奎因街拍摄的中国文化中心。在新加坡市中心奎因街217号,坐落着一座灰白色外墙配米白色纹理的建筑,让人联想起白墙灰瓦的中国古建筑,这就是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
- 上一篇:高压软管损坏的原因分析 2016/8/31
- 下一篇:7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增长加快 2016/8/31